環境保護


岡山廠獲環境部114年「第7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

自2022年起連續三年獲經濟部節能標竿銀獎

自2022年起連續三年入選「碳競爭力100強」企業

獲綠建築標章證書:

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政策及提升公司整體形象,於廠內多處廠房屋頂設置太陽能板及廠房內部換裝高效能LED照明燈具,通過綠建築標章審查。

深耕台灣50載 漢翔公司岡山廠再獲環保署「第5屆國家企業環保獎」(製造組銀級獎)

漢翔用心投入環保工作逾50載,長期依循環境政策進行源頭管制與污染防治,除具體實踐減廢減排、清潔生產、綠色採購、空氣污染防制、妥善處理廢棄物、毒化物替代、綠建築、太陽能發電等,並落實環境教育、社會參與,環保傑出的表現深獲肯定,連續九年獲獎。

節能表現獲肯定,榮獲經濟部「112年節能標竿獎」銀獎

公司秉持ISO50001能源管理精神,內部執行節能專案,岡山廠區近3年節電量已超過6百萬度,減碳效益近3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成效亮眼表現獲肯定。

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TCFD)

臺灣於2021年4月承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2022年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我國應在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成為未來氣候治理主要法源,也呼應國際碳管理趨勢。
面對氣候變遷、國際管制、國內法規修訂以及產業趨勢的變化,低碳轉型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本公司將「CSR諮詢委員會」名稱修訂為「ESG推動委員會」,並做為氣候變遷管理的最高組織,由董事長擔任主席,審議公司碳中和策略與目標、管理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行動、檢視執行狀況與討論未來計劃,並且向董事會報告。漢翔依循金融穩定委員會公布之TCFD建議書架構,評估轉型風險與實體風險,並列出氣候相關機會,以降低營運衝擊,追求永續成長。

TCFD 關鍵要素-治理 (Governance)

描述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監督情況:
董事會在永續發展(ESG)管理策略上,扮演監督與指導角色。管理階層每年將氣候變遷議題併營運計畫之風險評估,呈報董事會,並於第一季將前一年度執行成效檢討陳董事會備查,另ESG(含氣候變遷)相關議題執行情形則併每季之營運報告呈報董事會。
描述管理階層在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角色:
本公司經營管理部門統籌管理氣候變遷的目標規劃與達成情形,並於2022年制定「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評估作業流程」,依據流程召集權責單位評估風險與機會,再經總經理主持之風險管理委員會審查TCFD風險機會圖像及因應對策。TCFD風險機會圖像併入營運計畫之風險評估,經董事會核定後,於總經理督導之「碳中和」會議檢討、追蹤,2024年「碳中和」工作項目包括太陽能光電設置、節能減碳專案、產品碳足跡等。

TCFD 關鍵要素-策略 (Strategy)

描述組織所鑑別的短、中、長期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本公司依據TCFD 所建議的氣候風險與機會因子,以發生頻率、衝擊程度,評估風險值與機會值,鑑別優先關注的實體與轉型風險,並以內部「碳中和」目標期程辨識短(2024年~2025年)、中(2026年~2030年)、長期(2031年~2050年)的重大氣候風險與機會。

  • 轉型情境:公司內部訂定之2050年「碳中和」目標,即RCP1.9 (升溫1.5°C)
  • RCP8.5 (升溫4°C)
*
*

描述組織在業務、策略和財務規劃上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衝擊:
短期風險:電費/水費上漲。
短期機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開發或擴大低碳產品服務。
中期風險:國內徵收碳費/總量管制、國外徵收碳稅、因天災等極端氣候事件導致國內外供應鏈斷鏈,造成營運中斷的可能損失。
財務影響:各項風險、機會執行財務衝擊評估後,辨識出潛在財務風險為增加營運成本及影響營收;機會面為拓展新業務,增加公司營收。以短期風險為例說明如下。

風險項目 國內徵收碳費/總量管制 電費/水費上漲 國外徵收碳稅導致原物料成本上漲
風險類型 轉型風險-政策法規 轉型風險-政策法規 轉型風險-市場
潛在財務影響/金額

台灣碳費制度2025年正式上路,依據「碳費收費辦法」及政府費率規劃(短期每公噸300元,2030年後每公噸1200元~1800元)概估,短期將直接影響營運成本增加約57萬,2030年後影響營運成本增加約4000萬。

政府調升電費單價,穩定供電品質,並以價制量,達到節電效果。估計政府電價調升約增加漢翔公司用電成本6,000萬。 本公司主要生產航太零件,原料為鎳合金、鈦合金、鋁合金、不鏽鋼/合金鋼等各種金屬,如因碳稅致原物料成本上漲1.1%,假定碳稅徵收採無差別國家徵收,各出口國出口至美國皆須碳稅,除非進口國本地生產成本低於進口超過1.1%以上,否則應不會對出口商產生影響。
風險回應措施
  1. 建置太陽能自發自用光電系統
  2. 執行節能專案,製成精進,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執行節能專案,並另向台電申請新時間帶運用,緩減尖峰時段用電,另執行再生能源及節電等。 供應鏈原物料採購及生產流程的低碳計畫,持續推動永續採購及永續供應鏈。

策略及業務方向:公司2022年起設置太陽能光電板,提升自用綠電比率、執行節能減碳專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內部高階會議管制公司碳中和目標之工作項目、爭取國內燃氣渦輪發電機組的市場並擴大占有率、拓展儲能市場,並透過結盟國內優質廠商進一步爭取商機。
描述組織在策略上的韌性,並考慮不同氣候相關情境(包括2˚C或更嚴苛的情境)
本公司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指引,進行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評估時,使用氣候情境分析。並設定採用轉型、實體二種風險類型面臨的最嚴重情境,轉型情境為RCP1.9(升溫1.5°C);實體情境為RCP8.5(升溫4°C)。

TCFD 關鍵要素-風險管理 (Risk Management)

描述組織在氣候相關風險的鑑別和評估流程:
經營管理部門於年中啟動年度作業,由跨部門「碳中和推動小組」鑑別和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完成次年度「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TCFD)圖像」草案,權責單位依重大風險機會提出應對策略。TCFD圖像及應對策略納入風險管理章節,由「風險管理委員會」審定後,納入公司次年度「營運計畫」(風險項目章節),於年底前送董事會核定。

描述組織在氣候相關風險的管理流程:
漢翔氣候變遷風險管理流程圖:

 

審定後的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圖像,併其他營運風險項目,均納入公司風險管理制度下管理,每年至少召開一次風險管理委員會訂定風險管理政策、檢討執行成效、審定年度作業計劃,並呈報風險管理委員會;另外碳中和相關工作事項亦於高階會議定期追蹤納管。

描述氣候相關風險的鑑別、評估和管理流程如何整合在組織的整體風險管理制度:
「ESG推動委員會」為本公司氣候變遷最高管理單位,由董事長擔任主任委員,負責審訂永續及氣候相關策略,督導執行進度。委員會轄下「碳中和推動小組」為氣候變遷議題的具體執行單位,每年完成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矩陣」呈送「風險管理委員會」審定。
「風險管理委員會」則為本公司風險管理最高單位,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定期審議風險等級(包含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每年年底前完成次年度之公司風險項目審定,並納入營運計畫送董事會核定。另於第一季將前一年度執行成效檢討陳董事會備查。

TCFD 關鍵要素-指標和目標 (Metrics and Targets)

揭露組織依循策略和風險管理流程進行評估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所使用的指標:
本公司用於評估氣候相關風險指標包含:(1)絕對目標:降低碳排放量,及(2)相對目標:用電密集度(用電度數/百萬新台幣銷值)、廢棄物再利用率(再利用廢棄物/廢棄物總量)等。
揭露範疇1、範疇2和範疇3(如適用)溫室氣體排放和相關風險:
本公司2024年全集團(台中、沙鹿、岡山廠區、美國子公司及翔園文旅子公司) 依據 ISO 14064-1:2018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及第三方查證。詳見溫室氣體盤查章節。
描述組織在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所使用的目標,以及落實該目標的表現:
(1)絕對目標:本公司原以母公司設定基準年(2019年)及減碳目標,配合金管會要求上市公司以集團作為減碳揭露對象,修調減碳基準年為2023年,設定集團第一階段(2025年)溫室氣體(類別一及類別二)排放較基準年下降5%。
(2)相對目標:依據熱點分析,設定主要溫排部門之用電密集度 (用電度數/百萬新台幣銷值) 較前一年下降5%、廢棄物再利用率(再利用廢棄物/廢棄物總量)依廠區設定35%~45%目標。
公司訂定之目標將持續揭露於永續報告書,另將依國內外發展趨勢、法規,滾動方式調整減碳策略,持續提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