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航太產業論壇 邀國內外航太產業巨擘共思共探 迎向全球航太產業的趨勢、機會與挑戰

 
2016/12/1 
航太產業論壇於今(12/1)日在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隆重登場,論壇活動為期二天,由經濟部與國防部共同指導,航太公會與漢翔公司協同策劃,以及工研院智慧機械科技中心的熱情贊助。
總統獲悉航太公會和漢翔公司共同舉辦的「航太產業暨政策論壇」,特賀電並向遠道而來的各國貴賓表達祝賀之意,期盼藉此盛會,匯聚國際交流平台,掌握前瞻趨勢脈動,精進產業發展策略,共同為全球航太永續榮景再創新猷。
國防部馮世寬部長特地抽空來為航太產業論壇加油打氣,他在致詞指出,在去年參加論壇時曾說到除非新政府執政,才有可能國機國造,並以此帶動國內所有相關產業成長、促進經濟發展。而在國機國造政策提出後,面臨到許多來自國內外的壓力,但仍堅定持續執行下去,新一代高教機預算也於日前立法院通過明年預算。再次重申國機國造是政府既定政策,產業要團結,絕不能分裂,我們是One family,也要求漢翔依政府政策帶動航太產業的整體發展,並在公平公開的原則下分配執行,一起為未來的航太工業打拼。
此次論壇規劃了四大核心議題,包括「全球航太製造產業趨勢」、「亞太區域國家如何掌握航太商機並克服挑戰」、「前瞻臺灣航太產業發展-『A-Team 4.0』、生產製造智慧化及跨領域整合與發展」、「『國機國造』-從高教機自研自製到發展下一代戰機的路徑」。
漢翔公司董事長廖榮鑫在致詞時表示,這場論壇邀請了國內外航太產業巨擘,針對航太產業全球趨勢、市場現況與未來、產業發展以及戰機自研自製等面向共思共探,期激盪出推動我國航太產業永續發展的最適見解及可行作法,即是希望協助我國航太相關的產業,做好最佳最適的準備,迎向全球航太產業的趨勢、機會與挑戰。回顧過去一年,國內、外航太產業的重大訊息和市場變化如后:
在民機市場方面,波音公司B737 MAX 完成首飛就已經爭取到超過三千架的訂單;空中巴士製作的『完成一萬架飛機製造』的宣傳短片,直述歷經42年才完成一萬架飛機(與波音相同時間,只差180天),但未來的一萬架將會在十年內完成;龐巴迪亞歷經人事調整及財務重整,已漸趨穩定;三菱重工完成戰後以來第一架區間客機(MRJ)的首飛、測試及認證準備;奇異(GE)和勞斯萊斯(RR)都分別宣布下一代省油、高效率及具競爭力的引擎。
在軍機市場方面,南韓 KAI 繼 T-50 教練機研製量產後,緊接著與馬來西亞政府及洛馬公司簽訂共同研發的多功能(KFX)戰機;日本 MHI 展示「心神-先進技術驗證機」(X-2,ATD-X),做為先進技術的驗證平台和實際測試飛行的機體;美國延宕多時的 F-35 戰機開始部署,以及激烈競爭的 T-X 陸續亮相;我們的「國防自主、國機國造」政策明確堅定,尤其是空軍新一代高教機的自研自製。
民用客機市場是樂觀可期的,根據2016年波音、空巴所發布之市場預測,未來20年航空旅客周轉量平均年成長率為 4.5%~4.8%,新機需求約 33,000~39,000 架、總產值達 5.2~5.9 兆美金,兩大數據皆再攀高鋒。另三菱飛機公司(MITAC)預測,未來20年區間客機的交運量將超過5,000 架。
引擎需求方面,CFM 國際公司(美商奇異公司與法商史奈克馬公司合資成立)旗下新世代綠能引擎 Leap 發動機,其量產率將於4年內快速達到現行機種CFM56 花了20年才有的水準,也在今年搭載 A320neo 交付航空公司開始服役。依據市場調查機構Forecast International 最新2016年Q2預測,未來10年商用引擎交運量約12萬具,產值約 7,200 億美元。
國際市場上,全球經濟成長表現疲弱,抑制消費活動,影響航空旅運需求。此外,原油價格波動,不僅導致民用直升機需求下滑,也削弱了航空公司更換省油新機的誘因。
國際大廠對供應商的要求依然嚴峻,除了滿足品質、交期之外,波音已經要求廠商在五年內降價15%~25% ,否則未來續約便會被排除在外;空巴也以 A320 暢銷之優勢,要求供應商於2019年前至少降價 10% ;龐巴迪亞也推出「轉型計畫」,全面檢討供應鏈成本,要求廠商逐年降價,全球航太市場的競爭壓力持續增高。
此外,從今年的新加坡航展、法英堡航展及日本東京航展的主題觀察,過去航太產業琅琅上口的品質、交期等,已轉而為創新、價值、智慧化製造等為主軸,產業本身的「精實體質、提升競爭」變成是唯一的王道,臺灣航太產業『A-Team 4.0』聯盟的概念與落實,就是這樣的思維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