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航太產業全面啟動!工研院今(15)日與國內航太零組件大廠漢翔公司攜手簽署合作備忘錄,由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與漢翔公司副總經理杜旭純代表簽署,漢翔公司廖榮鑫董事長見證,未來雙方將就雷射與積層製造(3D列印)技術及微感測技術應用於航太產業跨界合作,三大主題項目分別為「航空零組件雷射加工試製開發」,「航空零組件金屬積層製造試製開發」及「航空零組件線上3D即時檢測」。
漢翔公司董事長廖榮鑫致詞時表示,政府全力推動5+2創新產業,漢翔已跨領域佈局國防航太、智慧機械及綠能科技等三大創新產業,其中全力推動之工業4.0智慧製造,將廣泛運用在國防航太之機體製造生產計畫中。許多國內中小型的工具機業者,已藉由漢翔提供的航太零件,配合工研院的智慧機械開發計畫得以進入航太領域,要結合國內產業界,提升國內航太供應鏈從零組件,進一步做出組合件的能力。近年隨著創新思維在航太產業應用漸廣,漢翔公司此行與工研院簽訂合作意向,盼結合工研院在3D列印與微感測的研發能量,運用在少量多樣、附加價值高的航太領域,把加工程序化繁為簡。
廖榮鑫指出,國際航太大廠如GE、RR已開始將層積製造(3D列印)運用在發動機零組件上,取代傳統的模具與CNC製造方式,波音和空巴公司也基於飛行安全為考量,積極開發3D列印技術,用以製作飛機部分零組件。此一技術已成為未來製造趨勢,迎頭挑戰傳統製程在品質、成本、交期嚴謹的基本條件下,達到飛航安全的目標。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全球3D列印應用於航太產業占18.2%,僅次於最大佔比的工商業應用之18.8%,顯見航太產業透過3D列印應用,達到簡化零組件設計、增加功能、降低重量、減少材料消耗、降低整體成本等多重效益已是不可忽視的趨勢。工研院今年甫發表國產第一台大尺寸、大面積的50x50x50立方公分粉床式(Powder Bed Fusion,PBF)金屬3D列印設備,成功整合四支雷射同步作業,並協助國內ARRC前瞻火箭研究中心製作複雜的火箭推進器反應流道;此外,院區裡也建立全台最高功率的噴粉式直接沉積式(Direct Energy Deposition, DED)設備,可直接成型製造高複雜、結構強且質輕的金屬零組件,或進行3D表面披覆或修補,皆是未來3D列印航太零組件的重要關鍵。
他進一步指出,工研院的雷射3D掃描感測技術,整合高解析度雷射測頭,可協助航太件生產線上即時量測3D列印工件並回饋進行製程修正,也期盼提升漢翔公司航太零件的修補速度及加工品質,搶進全球航太高值零組件市場。
根據航空業巨擘波音於2016年發佈報告指出,未來20年全球航空業可望產生39,620架新機需求,總產值估將達5.9兆美元。工研院早前已與包括天陽航太、東台精機等大廠,宣布三方將共同開發航太零件積層製程,今日工研院再與航太產業領頭企業漢翔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全力協助國內供應鏈搶進積層製造航太市場,朝高附加價值的航太製程邁進。
漢翔公司董事長廖榮鑫致詞時表示,政府全力推動5+2創新產業,漢翔已跨領域佈局國防航太、智慧機械及綠能科技等三大創新產業,其中全力推動之工業4.0智慧製造,將廣泛運用在國防航太之機體製造生產計畫中。許多國內中小型的工具機業者,已藉由漢翔提供的航太零件,配合工研院的智慧機械開發計畫得以進入航太領域,要結合國內產業界,提升國內航太供應鏈從零組件,進一步做出組合件的能力。近年隨著創新思維在航太產業應用漸廣,漢翔公司此行與工研院簽訂合作意向,盼結合工研院在3D列印與微感測的研發能量,運用在少量多樣、附加價值高的航太領域,把加工程序化繁為簡。
廖榮鑫指出,國際航太大廠如GE、RR已開始將層積製造(3D列印)運用在發動機零組件上,取代傳統的模具與CNC製造方式,波音和空巴公司也基於飛行安全為考量,積極開發3D列印技術,用以製作飛機部分零組件。此一技術已成為未來製造趨勢,迎頭挑戰傳統製程在品質、成本、交期嚴謹的基本條件下,達到飛航安全的目標。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全球3D列印應用於航太產業占18.2%,僅次於最大佔比的工商業應用之18.8%,顯見航太產業透過3D列印應用,達到簡化零組件設計、增加功能、降低重量、減少材料消耗、降低整體成本等多重效益已是不可忽視的趨勢。工研院今年甫發表國產第一台大尺寸、大面積的50x50x50立方公分粉床式(Powder Bed Fusion,PBF)金屬3D列印設備,成功整合四支雷射同步作業,並協助國內ARRC前瞻火箭研究中心製作複雜的火箭推進器反應流道;此外,院區裡也建立全台最高功率的噴粉式直接沉積式(Direct Energy Deposition, DED)設備,可直接成型製造高複雜、結構強且質輕的金屬零組件,或進行3D表面披覆或修補,皆是未來3D列印航太零組件的重要關鍵。
他進一步指出,工研院的雷射3D掃描感測技術,整合高解析度雷射測頭,可協助航太件生產線上即時量測3D列印工件並回饋進行製程修正,也期盼提升漢翔公司航太零件的修補速度及加工品質,搶進全球航太高值零組件市場。
根據航空業巨擘波音於2016年發佈報告指出,未來20年全球航空業可望產生39,620架新機需求,總產值估將達5.9兆美元。工研院早前已與包括天陽航太、東台精機等大廠,宣布三方將共同開發航太零件積層製程,今日工研院再與航太產業領頭企業漢翔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全力協助國內供應鏈搶進積層製造航太市場,朝高附加價值的航太製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