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太產業龍頭漢翔公司 (2634) 今(18)日舉行自辦法說會,由公司董事長廖榮鑫率經營團隊出席,說明市場概況、經營實蹟與財務狀況。
廖榮鑫在致詞時表示,未來漢翔公司的重點工作將聚焦三大面向迎接產業的機會與挑戰,一是「國機國造」任務、二是「推動智慧製造」、三是「整合產業供應鏈」。廖榮鑫強調,新式高教機的研製,是「國防自主、國機國造」決心與意志的具體展現,今日距離原型機首飛倒數804天(548個工作天),目前均依期程進行;繼第一階段委外於106.12.06與48家國內廠商共同簽約,預定第二階段將於107.04.24辦理,後續組裝、出廠、地面測試、飛試等也將依期程規劃執行。
此外,廖榮鑫也提到漢翔未來發展的三個關鍵要素是人才、爐灶和柴火。人才方面,一年半以來招募超過700位航太、電機、機械…等各領域的工程師,進行技術經驗的世代傳承;整合包括新式高教機、民機及發動機、航空內裝的供應體系所築起的爐灶;除新式高教機的合約外,漢翔已成功爭取到B737、A320、A350、B787等明星機種,以及CFM56、LEAP、XWB等暢銷發動機的業務訂單,加上日前在德國漢堡內裝展發表自製符合16G規範的經濟艙座椅,都將為未來漢翔的營運添柴火。
展望今年,漢翔總經理林南助指出,在軍用業務方面,F-16A/B性能提升案的營收將逐步增長,新式高教機的營收貢獻也將更趨明顯,力拼2019年9月原型機出廠;此外,民用業務方面,時值各航太大廠新舊機種轉換以及雙商源策略釋出業務機會,漢翔將持續掌握市場脈動,彈性調整產能接單策略;另近年陸續完工的三大能量籌建案,新產能逐漸顯現,除F16新建廠房產能已趨滿載,預期ECMC及TACC-19廠,也將自今年下半年開始,逐步達產能滿載目標。
漢翔公司2018年Q1合併營收6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1%。2017年營收275億元續創歷史新高,營業利益率10.1%亦維持穩定成長,與全球航太趨勢一致,惟受產業環境競爭及美元貶值影響,淨利17.5億元則是受美元貶值影響下滑年減16%,每股盈餘1.86元/股。2017年股利分派初步規劃依法提撥法定公積外,另考量營運資金需求提列特別盈餘公積,分派1.13元/股之現金股利,尚待股東會通過。
廖榮鑫在致詞時表示,未來漢翔公司的重點工作將聚焦三大面向迎接產業的機會與挑戰,一是「國機國造」任務、二是「推動智慧製造」、三是「整合產業供應鏈」。廖榮鑫強調,新式高教機的研製,是「國防自主、國機國造」決心與意志的具體展現,今日距離原型機首飛倒數804天(548個工作天),目前均依期程進行;繼第一階段委外於106.12.06與48家國內廠商共同簽約,預定第二階段將於107.04.24辦理,後續組裝、出廠、地面測試、飛試等也將依期程規劃執行。
此外,廖榮鑫也提到漢翔未來發展的三個關鍵要素是人才、爐灶和柴火。人才方面,一年半以來招募超過700位航太、電機、機械…等各領域的工程師,進行技術經驗的世代傳承;整合包括新式高教機、民機及發動機、航空內裝的供應體系所築起的爐灶;除新式高教機的合約外,漢翔已成功爭取到B737、A320、A350、B787等明星機種,以及CFM56、LEAP、XWB等暢銷發動機的業務訂單,加上日前在德國漢堡內裝展發表自製符合16G規範的經濟艙座椅,都將為未來漢翔的營運添柴火。
展望今年,漢翔總經理林南助指出,在軍用業務方面,F-16A/B性能提升案的營收將逐步增長,新式高教機的營收貢獻也將更趨明顯,力拼2019年9月原型機出廠;此外,民用業務方面,時值各航太大廠新舊機種轉換以及雙商源策略釋出業務機會,漢翔將持續掌握市場脈動,彈性調整產能接單策略;另近年陸續完工的三大能量籌建案,新產能逐漸顯現,除F16新建廠房產能已趨滿載,預期ECMC及TACC-19廠,也將自今年下半年開始,逐步達產能滿載目標。
漢翔公司2018年Q1合併營收6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1%。2017年營收275億元續創歷史新高,營業利益率10.1%亦維持穩定成長,與全球航太趨勢一致,惟受產業環境競爭及美元貶值影響,淨利17.5億元則是受美元貶值影響下滑年減16%,每股盈餘1.86元/股。2017年股利分派初步規劃依法提撥法定公積外,另考量營運資金需求提列特別盈餘公積,分派1.13元/股之現金股利,尚待股東會通過。